【人資小週末】當求職者的一天,你就必須了解人資。

Zoe Kung | 龔柔宇
7 min readAug 16, 2019

--

站在求職者的角度,今天第一次聽世安老師分享,如人飲水般收穫很多,尤其當你自己正在求職時,更感同身受,雖然說求職沒有規則,但絕對有些淺規則,讓你少繞一些彎路。

這是第一頁PPT ,我覺得很重要,或許求職除了在找一間自認好的公司、好福利、好薪水、好升遷、好制度之外,其實更應該讓自己成為一個人才!

什麼是好人才?

世安老師有說到,是在企業的框架下,成為人才,否則就是懷才不遇,所以其實都是有標準,有資格的!最近也跟朋友聊到這件事,或許找工作,就是找到一間看重你的才華,適用你的公司吧。

現況-M型化人才嚴重

而在企業,也有28定律,公司指管20%的人那些他們真正想留住的人。而這前20%具有這些特質,#專業能力厲害 #學習力強 #自我要求高

所以從巨視觀和微視觀來看人才

通常人資會為了簡短看人時間,而快速了解這個人,所看的觀點。

所以從巨觀的人才新定義:對於陌生工作領域能夠,快速學習、快速掌握、快速產出。

若以微視觀:你需要的不是人才,你需要的是人才的能力與特質

所以各種人才的適性測驗,還有面試都是希望可以看見你的特質,所以到底HR在招人的時候,在想什麼事情。

或許找人總歸一句,不是找條件好,而是找合適或者能解決問題的,其實HR用人也都是一個賭注。

那如果從工作的觀點,來看人才呢?

專業是會做事,技能是把事情做好,網路是把事情做成。其中網絡是瞭解工作上下管理,甚至瞭解工作利害關係的人。

那專業和技能有什麼差異呢?技能好能把工作做好並且有效率的產出,記得世安老師舉了一個例子,同樣都是會計系畢業的A和B,一樣都可以把報表產出,但是B卻能做得更快、更好,或許在這個程度上B的技能比A好,但不代表A的專業比較差。專業對HR來說是很難判斷的,所以才會有證照來證明自己的專業能力。

那從組織的視角,來看人才呢?

來你是哪一種人才?創業型人才是在於再不完整脈絡底下,懂得找自己的目標,找資源甚至是建構目標的人。而相較於組織型人才,就像是王品的高階主管們,大多都是組織型人才。

附上那天工作坊小組討論,大家對於自己是什麼人才,加上覺得還會有什麼狀況的描述。

你覺得自己是組織型還是創業型人才呢?

而隨著環境工作區位與工作樣貌的轉變,其實台灣本土跨國企業而言,外派是一種恆久的狀態。 講完本土跨國企業後,似乎蠻多聽眾對於跨過人才,應該具備什麼技能,所以世安老師有稍微帶到。

-科技力:是否會善用新科技,來有效增進自己的工作效率,加上快速掌握
- 協同力:和其他人合作,是否可以1+1大於2的效益
- 移動力:是否即使在不同國家移動,工作的成效、品質、產出都不會受影響

也就是對不確定性的忍受力、掌握力高

身為求職者,不應該只成為人才而是關鍵人才。

當然即使是關鍵人才也都是變動性的,馬雲說,人會離開是錢沒給到位,心委屈了,沒有一個有意義的發展遠景,但終究還是回到自己的能力累積吧!究竟該如何呈現?我覺得接下來這個部分,是我今天最喜歡的Part!

前面有講到人才的巨觀和微觀,但現在將人才樂高積木化的評量機制是

職能Competency

不只是專業和技能而已,或許更在乎的是你內在隱藏能力的部分,所謂的人格特質?在撰寫自傳或者面試的時候,清楚表達出情境很重要,例如:可以分享一個你遇過最挫折,然後如何處理的嗎?講出行為事例,展現出做比別人好的蛛絲馬跡。Follow STAR 原則,若有數字描述一定要知道數字是哪裡來的。

(打星星) 世安老師也特別分享,或許看他加入的社群,比學經歷會更有意義。

人才的定義談完,所需具備的特質談完,接著講到感性層面,畢竟人都是感性的動物,究竟人才評斷模式之親忠才,做了一個小分析。這裡個概念可以比喻為,皇上所用的大臣們,究竟分為哪幾類。

世安老師為了這張圖做了一個註解,在組織圖不只要成為專業經理人,更應該成為家臣。

就不只是有專業技能,還有你的網絡也很重要XD

也推薦了一本書,寫著創造不需要管理的人才,或許才是最好的人才管理精髓。

講了這麼多人才資訊,在場其實也很多新創的老闆,對於新創人資老師也給了很多建議。

1.工作比的是長板,但創業比的是短板。

怎麼能讓人資成為你創業的短板!而對新創企業說CEO就是CHO

2. 老闆就是人資!對新創來說,裁員=財源,因您找錯人的機會超過70%

3. 新創人資是一種企業的特殊時期,相關人資管理議題與因應策略,再雇用人員規模尚少,且業務發展尚在摸索建構時。

4. 新創人資所面臨的三大挑戰,人才的界定與招募不容易,人才績效表現評核不易,企業適切組織設計不容易。

5. 會建議新創人資的三大必學,多工式行為面談法、發展式績效管理、積木式組織設計

6. 新創企業在加人時,考量的是什麼?
不要隨便加人
加同質性的人
加多工的人

講了這麼多,做個總結,打出人資的OS

我們所能做的一切,就是把賭注押在我們所挑選的人身上-傑克.威爾許

打到最後想在記錄一下我覺得很經典的Q&A,也就是求職者最關心的,究竟應該如何談薪水?

加薪是一個政治因素,不是能力因素
加薪是一個制度因素,不是個別因素

能力X責任=薪水

或許我們可以做的,除了提升自己的能力之外,盡可能地把主管面臨的問題排除,當然其實今天聽完後我也還在練習這件事。

總之今天講的一切,對於求職者的我,真的很受用。

感謝盧世安老師,感謝CMX啊啊啊

照片來源:CMX community, CC BY-NC-ND 2.0

【 #CMX給社群經理的社群 】
Real Connection, Real Community!
台灣第一個為社群經理 Community Manager 而創的「學習型社群」
➡️立刻報名09月活動( AAMA 執行長 Jasmine feat. 鮮乳方創辦人龔建嘉、印花樂創辦人Ama):http://bit.ly/CMX0911
➡️加入CMX社團傳送門:http://bit.ly/CMXGroup

#CMX_Aug

--

--

Zoe Kung | 龔柔宇

在社群領域打滾的戶外運動愛好者,樂於參與各式各樣活動,相信一切得回歸人與人之間,最真實的連結 Real Connection | 寫作練習 | 活動心得 |社群行銷 📩 zoekung19@gmail.com